大水管村路 + 担水坑鐵橋 1 開 5
新界上水營盤上有一條清澈小河担水坑,原來是著名的雙魚河的上游。河水流進下游的蕉徑(「徑」音「間」),那裏有幾個漁護署信譽農場,可見水源不會差。

上游有舊路軌和鐵橋,鐵橋設計簡單,不過在新界越來越少,所以變得越來越有特色。河畔有小屋,築有近水陽台,寧靜優雅,附近房屋被樹木遮擋,看上去自成一角。
YouTube 看不到?看 BiliBili。
鐵橋下流水慢慢流向遠處的充氣水壩,再遠一點是東江水水管,這段水管把水輸往大欖水塘。有些村民抄捷徑,行水管往小巴站,相當有特色。之前我在香港大笪地網站介紹這段「水管村路」,吸引城市人來看,在離地差不多三米高的水管上大驚小怪,又怕危險又要行,反而當地小朋友從細行到大,客家婆婆亦如履平地,我膽小,只敢推單車而行,未敢水管上踩單車!
上世紀 70 年代末,港英政府在新界發展衛星城市,把大量市區人口遷往新界,改變了新界的景觀、生活方式、傳統及價值觀。半世紀過去,小小一截大水管上仍呈現城市人和新界人至今天仍存在的差別。
站在鐵橋上取景,是最簡單的一點透視構圖,把草稿帶回課堂,今次 1 開 5,和學生一起以幾種顏料繪畫。
《營盤河畔小屋(油性墨水)》(課堂示範) 《營盤河畔小屋(碳筆)》 《營盤河畔小屋(墨)》(課堂示範) 《營盤河畔小屋(水彩)》(課堂示範) 《營盤河畔小屋(油彩)》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