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一天内能夠去到最遠的地方」— 汕尾!

汕尾快車!「單車一日踩到最遠的地方」— 汕尾單車+自駕遊

  • 於 27-8-2023 更新

  • 汕尾快車

    我在《東莞快車!蓮塘口岸單車 3.5 小時來回東莞(邊皮)》末段賣關子,說稍後介紹一條「公路車一天内能夠去到最遠的地方」,並提過這地方早年已去過幾次,只不過以前未有詳盡介紹。一些讀者翻看我舊遊記,知道這地方就是汕尾

    從沙頭角至汕尾,內地著名地圖建議走深圳坪山,是相對靠內陸路線。幾年前探路找到風景優美、但路程較長的沿海路線,約長二百一十公里。多出三十公里不是問題,因為當年亦找到一條地圖上沒有的村路,可節省約三十公里,可謂「大 shortcut」也!兩條路線起伏不同,大家擬定路線時,需考慮能力及喜好。

    從沙頭角起步,路程一百八十四公里,非常輕鬆的一天快車到汕尾!


    蓮塘口岸 — 沙頭角 — 葵涌

    南澳快車!封關三年有乜變化?
    《南澳快車!封關三年有乜變化?》

    沙頭角口岸已停用,踩單車的話,大多數經蓮塘口岸過關,大家不禁問,為甚麼從沙頭角起步?

    從屋企踩到蓮塘口岸,再踩到沙頭角,約二十五公里,這段路因人而異,而且為對照十一年前探路之旅,所以將從沙頭角口岸計算里程。

    往汕尾的前段與南澳路線相同,可參考《「南澳快車」!蓮塘口岸來回南澳》,文中提及,大家踩到葵涌(我稱「葵涌迴旋處」)時,留意:

    千萬不要走錯路~~


    大亞灣

    從葵涌外圍進入 Y243 鄉道,這段上山路是整個汕尾快車最後的山路,約在路線的第三十公里,這代表甚麼?即是往後的一百五十多公里都是平路,而且,事隔多年這百多公里路路線和路況變得更好,可以踩得更快,仲有靚風景!

    大亞灣畔的白沙灣正發展成商住及旅遊區。
    大亞灣畔的白沙灣正發展成商住及旅遊區。

    Y243 最高點能夠一覽大亞灣風光,雖然看不到核電廠,但山下從一片荒地發展成類似沙田科學園的商住休閒地區白沙灣,亦是大亞灣沿岸單車徑(綠道)的驛站,估計為配合葵涌商業、南澳旅遊(特別是山後的 Legoland)的配套。

    小桂

    沿綠道踩至小桂。之前到小桂的湖北排「海上露營」,不過湖北排和其他魚排都消失了,反而岸上開了十幾間海鮮大排檔。

    從小桂至澳頭是沒有馬路或汽車的「純綠道」,綠道上最多不是單車,而是電動四輪車,下次經過玩玩!


    澳頭

    澳頭過去是小漁村,近十幾年來變成大漁村,高樓大廈林立。海灣停泊了很多漁船,還有香港的「水上的士」— 幾年前遊大六甲時偶然發現了下落不明的油麻地小輪「榮華富貴」(海榮及海華),文章及影片刊出後吸引很多交通迷去朝聖。今次專程去探望,除了知道「榮華富貴」仍未沉沒,還找到第三隻船(看影片),可惜看不到船名,船上工作的人員又不知這船的來歷,未知是「富」或「貴」?

    看完小輪,沿新建的疏港大道離開澳頭,接上石化大道


    石化大道

    二零一一年的汕尾探路,轉眼過了十二年。當年在香港大笪地記述探路之旅,把石化大道形容為地獄之路,因為石化大道是直筆甩、穿過煉油廠的十公里大直路,沿途冇瓦遮頭,烈日當空加上煉油廠熱力,這十公里平路被選為最辛苦路段。

    石化大道與北環路。
    石化大道與北環路。

    幾年前,石化大道架起閘門和更亭,禁絕外來車輛,包括單車及行人,通通不能進入煉油廠範圍,於是改走煉油廠外圍的 S387 省道北環路


    霞涌 — 十里銀灘

    S387 的終點是霞涌。霞涌大家可能未聽過,十里銀灘大概略有所聞嗎?當時由湯唯姐姐做代言人的樓盤十里銀灘吸引很多人購買。樓盤旁邊是海灘,路邊有幾檔賣泳衣和水泡。今天檔口變成十里銀灘的第 N 期,而且屋苑逐漸向內陸發展。

    假如跟地圖導航,到稔山走 X207 縣道,但距離較遠,我們從曾屋寮轉入無名村路,踩少約五公里。

    霞涌「十里銀灘」。
    霞涌「十里銀灘」。
    曾屋寮至稔山的無名村路途經水閘,大家不妨留意。
    曾屋寮至稔山的無名村路途經水閘,大家不妨留意。

    村路與十幾年前探路時沒有改變,兩邊依舊綠油油農田。旅程當日毛毛細雨,田野上一片霧氣,幾十幢三、四層高小樓房整齊排列矇矓水氣裏,高鐵架空橫越其上,就是稔山惠東站


    稔山

    稔山。
    稔山。
    霞涌至稔山。
    霞涌至稔山。

    稔山只是惠東的小鎮,但對單車旅遊而言,稔山是東往汕尾或南下巽寮的中途站,假如行程不急,一般會在稔山住一晚。

    巽寮的單車之旅可看《惠東、梁化、巽寮半島優美海岸越野單車遊》、《端午巽寮海龜島單車遊》。

    範和古村

    二零二零年,稔山範和村成為廣東十大古村落。範和村於明朝初年期間建村,原稱飯羅岡,至清中期稱範和。村裏有幾條圍村、祠堂和戲棚,都只作修繕,高度保留古樸原貌,與內地大肆重建成旅遊景區的古城呈現不同風味。

    英軍登陸剿滅海匪

    範和村與近代中英史扯上一點關係:上世紀二十年代,廣東沿岸一帶海盜猖獗,多艘英國商船被海盜洗劫。一九二七年,英貨船合生輪從汕頭開往廣州,途經大亞灣時被海盜擄劫。英國政府以剿滅海盜為名,派約二千餘水兵、巡洋艦、飛機,及當時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從香港前往稔山,炮擊沿岸、焚毀漁船、派兵登陸焚燒村落,甚至有報導指英軍無差別、報復式屠殺約千餘村民。範和村和鄰近幾條村落是英軍攻擊對象,範和村僥倖逃過滅村之劫,詳盡故事,另看《稔山「範和村」一百年前英軍登岸剿滅海匪懸案》。



    吉隆

    從稔山起走 G228 國道往下一站、二十公里外的吉隆。吉隆是比稔山大得多的鎮,街道繁盛,卻保留十幾年前探路時的印象,未被捲入高速發展的洪流。

    下一站是鵝埠。


    鵝埠

    鵝埠是這次旅程變化得最翻天覆地的小鎮。幾年前有朋友請我帶單車團到汕尾,行程是從深圳坐車到稔山,於稔山起步,第一個休息站是鵝埠。那時候鵝埠只是 G228 路邊由幾十幢三層高小樓房組成的小小小小鎮,一條街一眼睇曬。

    鵝埠今天變成點?先去下一站 — 鮜門


    鮜門

    鮜門是沿岸漁村,漁民上岸出售漁獲,有很多海鮮食肆和海味鋪,價錢當然是越遠離深圳就越平。

    惠東買走私酒、玩越野車(沒有單車的單車團)
    只看前面,或者看不出端倪,轉到背後,就知有景轟(背面照不便公開)。

    走私酒

    除此之外,還有走私酒。過去幾年我們經常幫襯一檔海味舖,店主收藏很多十幾年前從台灣走私過來的洋酒,賣吓一支、賣吓又一支,近年沽清了,我們轉買國產洋酒 — 很多人知道國產洋酒價錢平,質素呢?分享一個「盲測」小故事。

    我喝的國產洋酒來來去去果幾款,有一次,木酒塞斷了,我把酒倒進外國洋酒吉樽。後來幾個朋友「見樽如見酒」,我不解釋,讓他們倒來喝。大家喝過都說「果然係好嘢」!當中有一人覺得不妥,說:「好酒,但顏色好像不一樣。」原來他亦有這酒(外國洋酒)。我開估,大家飲緊國產貨!大家恍然大悟,國產洋酒性價比早已拋離外國貨。


    深汕特別合作區

    十幾年前探路時,看見興建中的鮜門高鐵站,心想,為甚麼在山卡啦海邊起高鐵站?廈深鐵路於二零一三年通車,當時鮜門仍是小漁村,雖有海鮮檔,但經濟發展足夠支撐一個高鐵站嗎?原來,同一時間,中國第一個省級經濟合作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成立,範圍從鵝埠至汕尾,鮜門高鐵站位於合作區中央,此外,現時 G15 瀋海高速途經合作區一段亦進行改建及擴建,提供交通配套予合作區。

    二零一七年,合作區開始大興土木,以前買汽水、小休的鵝埠街道完全清拆,發展成工業園。而鵝埠旁邊的圓墩,從幾間路邊村屋變成文青最愛的文創區,有電影院、咖啡店及外國常見、內地仍為數不多的麥當勞 Drive-Thru(得來速)。

    圓墩麥當勞 Drive-Thru(得來速)。
    圓墩麥當勞 Drive-Thru(得來速)。

    黃埠路線

    惠東買走私酒、玩越野車(沒有單車的單車團)

    從稔山往鮜門有另一條路線:從 G228 轉入新吉鹽公路(其實是條小鄉路),往黃埠,然後取 X121 縣道直達鮜門。

    黃埠是細小海邊城鎮,對面是鹽洲。鹽洲是小島,以鹽洲大橋連接,島上有魚塘、蝦場、小村和民宿。鹽洲南岸有小橋接上巽寮半島,越野單車可走巽寮東岸、地圖沒有的山路前往雙月灣。當地人指,這山路是解放軍備用軍路,用作防禦對岸反攻大陸。這路十分崎嶇,汽車和公路單車行不到,除了越野車 — 《惠東、汕尾買走私酒、激玩越野車(沒有單車的單車團)》就是在這路和附近的林道玩四驅車。

    黃埠路線比吉隆路線多幾公里,是狹窄、平坦鄉路、荒山野嶺,最後都是在鮜門滙合。兩條路各有特色:

    • 喜歡鄉郊小路 + 田園氣息,可選黃埠;
    • 要快車 + 穿城鎮感覺的,應選吉隆。
    稔山往鮜門的兩條路線。
    稔山往鮜門的兩條路線。

    長沙灣「大 shortcut」

    長沙灣是個不大不小的海灣,分隔了鮜門和汕尾。海中心有蠔場,岸邊有魚塘、蝦場、閩式廟祠,還有不能錯過的六十年代毛主席水閘,建議大家一定要去看看。

    揸車的話,駛上 G15 瀋海高速,經長沙灣跨海大橋到汕尾。單車不能上高速,因此需北上海豐,繞過海灣,然後南下汕尾。二零一一年探路時,找到橫過海灣的方法。

    長沙灣跨海大橋旁邊築有一條小小行人路,行人和摩托車可以通過,單車當然沒有問題啦。從鮜門往跨海大橋要踩十幾公里村路,相比經海豐節省約三十公里,我們稱為「大 shortcut」!

    可是,G15 為配合深圳特別合作區發展而擴建,長沙灣跨海大橋清拆中,新建的跨海大橋在十幾米外,比舊橋更高更闊,但沒有附加行人路,「大 shortcut」沒有了!我們踩了十公里來到這裏,看見汕尾在對岸,但舊橋和橋側行人路都拆了!心裏寒了一寒,難道要折返,然後踩海豐再到汕尾?(折返 + 海豐至汕尾:10 + 30 = 40 公里)

    長沙灣「大 shortcut」。
    長沙灣「大 shortcut」。
    長沙灣「大 shortcut」。
    長沙灣跨海大橋及 G15。

    幸運是,為了清拆舊橋和起新橋,地盤架了臨時鐵橋,擾攘了約一小時,成功橫過海灣(詳情請看影片)。臨時鐵橋會不會隨新橋竣工而清拆?因此大家下次踩這路線,口在路邊,問問當地人!

    最後,趕得切到汕尾食晚飯。

    本文刊出後翌日,汕尾讀者指,臨時鐵橋旁邊除了 G15 擴建外,還興建另一條普通公路,預計明年(二零二四年)通車,到時單車、摩托、行人都可橫渡長沙灣。我會於工程完成後再更新,大家若到汕尾,可留言查詢。

    長沙炮台

    影片裏介紹幾個從汕尾回程深圳方法,我經常在內地駕駛,自駕當然最方便又靈活。

    回程時重遊鮜門和稔山,也專程到長沙炮台,在炮台看看新跨海大橋工地和昨晚行過的臨時鐵橋。

    明清時期海防設施大致分為衛城、所城、寨城、巡檢司和炮台,大家熟悉的九龍寨城隸屬大亞灣大鵬所城管轄,寨城和巡檢司之下是炮台。清朝三百幾年間共進行過三次修葺和增加炮台及駐兵,為防禦對岸鄭成功反清勢力及洋人入侵。長沙炮台建於一八零四年,駐兵五十人,二零二零年復修及開放,是大亞灣與汕尾一帶十幾座炮台之一,用於海岸防衛。長沙炮台名氣雖遠遠不及虎門威遠炮台,但對中國海岸防禦同樣重要。


    單車一日踩到最遠 — 汕尾

    汕尾地名追朔至明嘉慶年間,居民聚居於海沙冲積成的海灘和沙壩等海岸線末端,而當地方言稱海岸線為「汕」,故稱汕尾,亦有少數人稱「汕美」。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大多數人把汕尾、海豐、陸豐等地統稱「海陸豐」,今天香港有時會聽到人們謂「我來自海陸豐」、長途客運來往「海陸豐」等。一九八八年一月中央設立汕尾地級市,管理海豐、陸豐和陸河三個縣。汕尾市是四線城市,人口約二百七十萬,隨深汕特別合作區成立,近年汕尾發展迅速,中央放風,汕尾將從四線城市升格為三線城市。

    幾年前認識了汕尾市政協,現在香港汕尾兩邊走,幾十年前前從汕尾偷渡到香港,有機會另文介紹驚險的偷渡的故事和當時內地的情況。

    近幾年踩單車到過幾次汕尾,全是多天遊,未試過一日完成,今次擬定一日到汕尾,考慮了近幾年路線中幾個鄉鎮之間的馬路已重建,以前沙塵滾滾地盤路、鄉鎮路已變成康莊大道,路況非常理想。內地無論高速公路、城市馬路和鄉郊小路,絕大部分都是平坦,以稔山至汕尾一段約長八十公里為例,我們以公路車在三小時多輕鬆完成,已包括影相、飲汽水和走「大 shortcut」時抬單車行泥濘的時間。反觀香港大部分馬路凹凹凸凸、一岩一窟,似乎工程師們仍未能掌握鋪平路的方法。

    從沙頭角至汕尾全程一百八十公里,話長唔長,話短唔短,是一般內地省縣級單車比賽的路程。行程經過很多城鎮,補給方便,一日踩到汕尾,非常輕鬆!



    未有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