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鐵路-cover

一百年後新寧鐵路,真係乜都冇得剩?


新寧鐵路

二十世紀初,旅美華僑陳宜禧在中國、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籌集資金,回國投資家鄉,振興家鄉經濟,其中一個項目是新寧鐵路。最初計劃是建造連接中山、新會、江門、台山、開平等等地區的鐵路網絡,並發展港口及商埠。這鴻圖大計因戰亂、當地人利益和政治格局等而改變或擱置,當中新寧鐵路未完全建成,就於二戰時被日軍破壞,最後國民政府為避免鐵路落入日軍,一九三八年末把鐵路拆毀。

探索新寧鐵路其實有段古:有讀者看完我一系列鐵路文章後,提議我去看看新寧鐵路。讀者是居美台山華僑,他提供很多以前從長輩聽到關於新寧鐵路的點滴,特別提到「……鐵路是台山人的驕傲……」。

台山人的驕傲

當我探索鐵路走線,在鄉鎮問路時,很多本地人都知道這條鐵路,縱使所知不多,但總會提到是「台山人的驕傲」!究竟這條鐵路有幾「驕傲」?從鐵路南端總站斗山站出發,經中央大站寧城站,最後到達江門北街站,看看本來以為停運一個世紀、乜都冇得剩的新寧鐵路,嘩,原來仲有好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新寧鐵路走線(《1938廣東香港明細地圖》)。
新寧鐵路走線(《1938 廣東香港明細地圖》)。

新寧鐵路於一九零九年第一階段通車,至一九三八年日本侵華時期被拆卸,經歷三個建造時期:

  • 第一期工程:一九零六年動工,從公益至斗山,全程約六十一公里,設十九個車站,於一九零九年通車;
  • 第二期工程:一九一零年動工,從公益至北街(今天江門),全程約四十六公里,設十六個車站,於一九一三年通車;
  • 第三期工程:一九一七年動工,從寧城(今天台山)至白沙,全程約二十六公里,設十一個車站,於一九二零年通車。
新寧鐵路開通日(《The Far Eastern Review》(1909 年 11 月號))
新寧鐵路開通日(《The Far Eastern Review》(1909 年 11 月號))

台山人的驕傲(一):民營鐵路

「台山人的驕傲」的第一個「驕傲」,是新寧鐵路是「百分百民營」鐵路 — 二十世紀初,幾條鐵路在中國大地上興建,它們並非全由中國人規劃或融資,例如粵漢鐵路是美國公司承辦工程、潮汕鐵路由日本人設計。反觀新寧鐵路,陳宜禧提出「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僱洋工」,從資金籌集、策劃、興建至營運都是中國人,沒有「外部勢力」參與。

從斗山站到北街站

我今次從斗山至北街,所走路線是第一第二期工程,里程約一百零七公里,部分火車沿線地區已高度發展,特別是潭江北岸,即牛灣至北街,因此文中及影片未有特別介紹的火車站,表示實地考察後不單無跡可尋,連粗略位置也不敢妄下判斷。

這次旅程,大部分照片用菲林及 CCD 拍攝。菲林選用 Lomo 400 和 Alien Aeronega 100。兩筒菲林風格不同,留意顏色及對比,一眼就分得到~~

《新寧鐵路(一、二期)走線圖》— 我所探索的路線及部分車站。
《新寧鐵路(一、二期)走線圖》— 我探索的路線及部分車站。

斗山

斗山火車站早已拆卸,原址成為陳宜禧紀念廣場。廣場有工程,卻無阻參觀(請看影片)。陳宜禧像後面有一台蒸汽火車頭,是上游型,不是新寧鐵路採用的 Baldwin 火車頭 — 上游型於新寧鐵路停運二十幾年後才面世,似乎是夾硬嚟,為打造景點而打造。

台山人的驕傲(二):調頭轉盤

不過,上游型停放在圓圈裏,它象徵火車調頭轉盤 — 新寧鐵路的另一個「驕傲」,就是中國第一個調車轉盤,當時設在斗山站,據當地人憶述,轉盤至一九五八年才拆卸。

火車站旁邊有客棧、藥店、雜貨店……雖然全部執笠,但細看歲月被沖擦下的字號,風光不再,但華洋雜貨、琳琅滿目之景彷彿歷歷在目,韻味依然。

斗山是小鎮,被廣闊稻田包圍。昔日新寧鐵路年代,路軌兩旁也是差不多景觀,火車穿過稻田,向下一站沖蔞緩緩行駛。


沖蔞

沖蔞火車站變成沖蔞糧管所,糧管所的招牌很好看,街道上保留了大量「大騎樓」 — 這些建築大約建於二十年代,是華僑返鄉興建。當時華僑把西洋風帶到中國,露台、彩色玻璃、「紅毛泥」等都是從外國引進的新技術,糅合了花牆、梁柱等中國傳統,形成中西合壁的「僑鄉建築」。

火車站一帶不乏大騎樓,少則寥寥幾幢,多則是整條街,甚至幾條街,反映新寧鐵路通車後,房屋、商店、墟市等等環繞火車站形成僑墟,是典形鐵路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一例。


大塘

大塘是非常小的村,村外農田保留幾百米路基,清楚呈現火車駛進大塘站的路線。


斗山站至大塘站之間還有六村站和紅嶺站,不過兩村已發展成工業區,田都冇一塊,走線模糊,車站無跡可尋。

不過,火車車窗外,田野之間看到幾處好玩地方。

陳宜禧故居

陳宜禧故居。
陳宜禧故居。

從盈轉虧

新寧鐵路通車後,鐵路交通便利了人流和貿易,卻未令鐵路沿線工業高速發展,因此,鐵路整體業務仍以客運為主,收入未達最初預期。往後幾年,面對煤價高企及供應不足、軍閥勒索和地方土霸阻攔,鐵路出現赤字,最後鐵路於一九二七年收歸商辦,結束民營,陳宜禧回到故居終老。

浮月村

浮月村有台山、開平一帶常見的招牌建築:碉樓。過去不太多人認識,近年地方政府增建停車場、餐廳、廣場等接待遊客設施,大力推廣旅遊,甚至我住的酒店,房卡印有附近村落的旅遊地圖,包括浮月,令本來寂寂無名的小村火紅起來。


上澤墟

上澤墟是典形大騎樓僑墟,電影《唐人街探案 2》在上澤墟取景,不過並非看中僑鄉特色,反而把上澤墟布置成泰國街。今天仍見少量拍攝痕跡。


四九

睇完上澤墟,繼續搭火車上路,在稻田緩緩行駛,到達下一站四九

四九也是墟,逢初四、初九是墟期,故稱四九。四九站原址及前後幾條街都蓋了新樓,成為現代市鎮,火車站無跡可尋,大騎樓亦不多。

以前,香港新界也有墟市,農民趁墟期把農作物帶到墟變賣,也有一些雜貨、熟食,十分熱鬧,與今天行花市不遑多讓。我小時候趁墟的經歷,寫在《聯和墟街市的今與昔 — 街市的中央,其實不是街市》。

聯和墟街市
《聯和墟街市》

下坪

這段路令我體會深刻,若大家未能身同感受,我試舉香港鐵路作例子:九廣鐵路未電氣化衛星城市 / 新市鎮未發展前,上水站至粉嶺站之間被農田分隔,上水、粉嶺邊界壁壘分明,相信當年火車乘客一定不會搞錯。今天,上水和粉嶺之間大廈一幢接一幢,除非查看地政處的分區圖,大家應該不知道上水和粉嶺的界線在哪裏吧?

離開四九,又是田野風光,不過未睇得清楚,已經到達下一站下坪。下坪站與四九站不足兩公里,揸車三分鐘就到。鄉道邊是停辦的昌平學校,校園裏有一幢很高的碉樓,不遠處是樸實無華的昌平康樂樓。

問士多老闆娘:「知不知道下坪站位置?」她不知,卻說:「我知道五十站在哪裏。」


五十

老闆娘給我的位置,是五十墟。五十墟的墟期是初五、初十,時至今天,五十仍有擺墟,可惜今天不是墟期,街上人不多,大騎樓卻多得很,部分地下鋪頭仍有使用,樓上荒廢已久,不似斗山和沖蔞的大騎樓有人居住和打理。


新寧鐵路在五十站後轉向西走。
新寧鐵路在五十後轉向西走。

火車走線在五十轉了九十度,從向北轉向西。今天走線變成進出台山西面唯一的道路,到達台山前,還有松仔蓢站、大亨站和東門站。

松仔蓢、大亨、東門

向西的軌道只有短短七公里,經過三條小村:松蓢(舊稱松仔蓢)、大亨東門

松蓢大亨同樣三百米不夠,一眼睇曬,似乎這一百年間,依舊是小村。舊照片記錄松仔蓢站房是一幢磚屋,我找到幾分相似的磚屋,經過一百年光陰,變化可大可小,很難確認是不是站房。


大亨大街是較新的建築,橫街保留了十幾幢大騎樓,全部翻新了,掃上黃色的騎樓,裏面是現代化居所。我見有時間,轉入旁邊的小村,村口有一對獅子守護,以為見到滙豐銀行。

東門不單沒有車站遺址,連村也沒有了。東門是台山東南面新發展地區,蓋了很多商業大廈。這段路線已沒法推斷,幸而,下一站寧城站的位置是百分百肯定。




未有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