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cover

河源快車!蓮塘→河源 200 公里 + 農夫山泉工廠 + 恐龍博物館單車遊


河源快車「公路車一天内能夠去到最遠的地方」

早前在影片《單車遊村路:元朗村路去屯門,唔踩單車徑》透露,又會踩一趟「公路車一天内能夠去到最遠的地方」,並指與「香港民生設施有關」,有留意我網站文章的朋友,立刻記起《東江之水越山來,五十年後東江水遺址》一文。

東江之水越山來,五十年後東江水遺址》介紹東江水從東莞新開口引水至深圳水庫的新、舊輸水路線和遺蹟,大家看過後自然想一想:東江的源頭在哪裏?

河源與東莞新開口。
河源與東莞新開口。(Google Earth)
如果不嫌冇風景,沿G205 能夠從龍崗一路踩到河源。
如果不嫌冇風景,沿G205 能夠從龍崗一路踩到河源。

東江的源頭在江西省,今天源頭已發展成三百山景區。不過,三百山與香港直線距離三百幾公里,不是公路車一天能夠去到的地方(至少我不能)。查看百多二百公里半徑範圍,與香港食水有關、香港人又比較熟悉的,就是河源

河源距離香港約二百公里,兩地沒有大山阻隔,路況平緩,整體路線比《汕尾快車》還要容易。

香園圍口岸過關,蓮塘起步,先約朋友在龍崗食餐飯,然後翌日龍崗再起步,一日快車到河源,全程二百公里。

路線非常簡單,從蓮塘起步後接上龍崗大道(這段幾公里路線早前在幾齣影片已介紹,可在下載區找到影片連結及路線)龍崗大道是 G205 國道一段,沿 G205 一路踩,就會到達河源,地圖也不用看。

惠州後不走 G205,取道沿東江而行的 S120 及 X208,風景優美,但距離較長。
惠州後不走 G205,取道沿東江而行的 S120 及 X208,風景優美,但距離較長。

長路好風光,短路冇嘢睇

不過,盲目在 G205 狂奔並非理想踩單車態度,因為 G205 超多車,特別是重型貨車,加上幾乎全是市鎮路,冇風景可言,所以將要抵達惠州前,不入惠州市區,改走 S120 及 X208 等鄉郊路。這路線距離較遠,但勝在沿東江江邊踩,風景秀麗,人煙稀少。

東江水除了供應香港外,也是深圳市民其中一個食水來源,所以,離開惠州幾十公里後,看見東江泵站,往後的東江河道規劃為水源保護區,踩單車沿途所見,工廠和民居不多,只有幾條佔地不大的村落,直至觀音閣。

X208 上看東江。
X208 上看東江。

觀音閣 — 騎行之鄉

觀音閣是惠州與河源之間的大鎮,幾年前從觀音閣踩單車往河源,三十幾公里,老少咸宜路線也。

很多年前,河源政府大力發展旅遊,支持單車活動,包括幾屆環萬綠湖河源至梅州等單車活動,而觀音閣規劃了綠道(單車徑),後來政府換了班子,投放單車運動的資源減少,河源一下子沉寂下來,觀音閣的綠道甚至已被世人遺忘。

這次「一天踩到河源」受當地傳媒關注,《河源日報》派員採訪。據了解,當地政府近期又換了班子,新班子想重振旅遊,早前辦過馬拉松,但吸引不太多外來遊客,於是嘗試將目光重投單車運動上。這篇報導及視頻主要聚焦河源的景點和美食,標題變成「……騎行 36 小時……」,把到達河源後遊山玩水的時間也算進去。實際上,從蓮塘至河源只需十小時,天光踩到天黑就到。

河源位處廣東內陸,但又不像惠州能夠掹車邊成為大灣區一員,高鐵於二零二一年才設站,發展比沿海城鎮落後。河源朋友提到,河源的「落後」還有兩個原因:一,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水源保護區,發展處處受限制,部分人口 — 特別是年青人 — 遷到廣深等大城市謀生;二,附近鄉鎮高度城鎮化吸引市區人口遷往外圍。幾年前全國人口普查指,河源人口逐年減少,與上面幾個原因息息相關。

農夫山泉


工商業無能為力下,旅遊是河源的重要出路。除了傳統例牌景點萬綠湖、恐龍博物館、龜峰塔外,通往萬綠湖的公路旁,有一座佔地非常大的廠房,大閘前「農夫山泉」招牌顯得渺小,不合比例。

農夫山泉廠房開放參觀,我覺得非常有趣,重拾小時候參觀可樂廠的感覺。廠房高度自動化,人類只是負責管理及招待參觀人士。

解說小姐仍然是人類(北方一些展覽館已經由虛擬姐姐解說),年青貌美,見我們是香港人,全程廣東話解說。農夫山泉在全國有幾個廠房,按不同水源、水質生產不同礦物水,其中一個廠房位於萬綠湖邊,水引進廠房後過濾及處理,成為礦物水、茶、運動飲料等。參觀路線睇曬包括樽、樽蓋、水處理、入樽、包裝等工序,留意一下,廠房只有幾個人行行企企,差不多所有工序都自動化了,有興趣可看看上面影片。

河源恐龍博物館

河源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現恐龍化石,屬本地品種,命名河源龍。此外,河源一帶發掘出全世界數量最多的恐龍蛋化石,必看。

幾年前河源恐龍博物館翻修,歷史悠久的河源龍模型舊換新,會動會叫。超乎想像數量的恐龍蛋令世界上其他恐龍博物館黯然失色,不過,館方似乎捉到鹿唔識脫角,原本讓遊人拿上手的恐龍蛋,變成「不可觸摸」;博物館雖然翻修過,但仍維持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國營博物館格局,大大減低博物館的吸引力。寄語當地政府,不妨借鑒當今現代化的省級或外國博物館的經驗,改進博物館的布局和展覽模式,加強互動及多媒體元素,以豐富遊人對河源龍及恐龍蛋的體驗。



未有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