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堤壩(漁護署)-cover

充氣堤壩 + 八號風球單車遊(漁護 + 水務篇)

  • 於 19-2-2024 更新
  • 繼「渠務九壩」,今集深入鄉郊,一遊漁護署及水務署管理的充氣堤壩,講講堤壩的故事。


    《充氣堤壩(水務署及漁護署)分布圖》
    《充氣堤壩(水務署及漁護署)分布圖》

    大埔頭充氣水壩

    林村河源自大帽山梧桐寨,流經林村,得名林村河,此外,另有支流源自觀音山,故又稱觀音河。

    林村河的堤壩屬水務署管理,官方名稱是大埔頭充氣水壩。它是全港所有充氣水壩中最大:闊 38 米、高 3.7 米。除了防止海水經林村河倒灌進上游外,水壩主要功能是引導河水進入導管,按需要可調控輸送到船灣淡水湖或城門水塘

    大埔頭尼龍水壩。
    大埔頭尼龍水壩。
    幾十年後大埔墟站至粉嶺站,仲有乜嘢搵得到?

    寫上下兩篇充氣堤壩系列的契機是大埔頭尼龍水壩

    幾十年後大埔墟站至粉嶺站》一文,記述我小時候從大埔墟站行路軌返粉嶺站的經歷,當中提及林村河的充氣水壩,因此激起寫充氣堤壩故事的念頭。


    頭壩充氣水壩

    大埔頭充氣水壩附近還有另外兩個集水口,收集另一條河的河水。兩個集水口位於泰亨外,十足月球基地。大家應該估到,集水口下游應該有充氣水壩吧?頭壩充氣水壩位於和合石舊軍路起點與九龍坑之間的麻笏河,河畔是單車徑,因此想遊覽水務署兩條水壩及水管橋,可從太和站起步,走大埔至粉嶺單車徑,是一小時左右輕鬆旅程

    《充氣堤壩單車遊(渠務署篇)》
    《充氣堤壩單車遊(渠務署篇)》

    未夠喉的話,不妨繼續「北上」,遊覽上集介紹的梧桐河充氣堤壩,然後接上上水至元朗單車徑,直奔新田及元朗的幾條堤壩!

    或者,深入鄉間,遊覽漁護署的充氣水壩 — 「充氣水壩」、「充氣堤壩」、「橡膠水壩」、「尼龍壩」是不同部門的稱呼,同樣指橡膠製造的充氣水壩。香港使用的由兩種人工橡膠製造,分別是氯丁橡膠三元乙丙橡膠

    氯丁橡膠、三元乙丙橡膠

    氯丁橡膠是一九三一年由杜邦公司發明,主要用於早期的充氣堤壩。相對後期的堤壩會採用上世紀五十年代發明的三元乙丙橡膠

    兩種人工橡膠都具有耐熱、耐油、耐燃、耐日光、耐臭氧等優點,而三元乙丙橡膠更耐寒及更耐磨。香港早期建造的充氣堤壩,包括大埔頭(一九六四年)、頭壩(一九六五年)及梧桐河(一九六七年)都採用氯丁橡膠,而建造於九十年代的渠務署及漁護署堤壩都採用三元乙丙橡膠。

    漁護署共有十七條充氣水壩分布新界打鼓嶺、蕉徑及石崗。有趣的是,所有部門網站都沒有披露堤壩的資料或位置,若非主動查詢,無法知悉位置,部分位於新界山卡啦,彷彿新界的軍事秘密。

    這些漁護署堤壩,功能都是集水予灌溉之用。由於十幾年前起部分農地棄耕,加上水道優化,儘管新界近年有不少農地復耕,規模也不小,其中十一條堤壩已停止運作,當中兩條已被移除。


    梧桐河舊充氣堤壩

    上水梧桐河下游曾經有一條充氣堤壩,現已停止運作,泵房仍在,但泵房的門牌、編號和所屬部門資料已移除。

    充氣堤壩位於梧桐河滙入深圳河前幾百米,旁邊是水務署梧桐河原水抽水站,建於六十年代,功能是把梧桐河河水輸送至船灣淡水湖

    梧桐河下游已停用的充氣水壩。
    梧桐河下游已停用的充氣水壩。

    平原河

    平原河是踩單車常到之處,曾在《360 單車遊村路(第五集)》介紹。平原河通過坪洋打鼓嶺、簡頭圍及鳳凰湖,最後流出深圳河。

    【新舊對照】1981 年羅湖禁區 + 羅湖站

    平原河不算出名,很多沿岸居民都說不出河名。不過,港英政府替它改了一個神聖的英文名,好像當年有些香港人都「被需要」在身分證上加一個西方宗教人物的英文名一樣。究竟平原河的英文名是甚麼?《【新舊對照】1981 年羅湖禁區 + 羅湖站》可找到答案。

    平原河共有五條充氣水壩,編號以 TKL 為首(Ta Kwu Ling,打鼓嶺),只有兩條 TKL6、TKL13 運作中 — 根據漁護署回覆,全港不運作的充氣堤壩大部分屬「暫停運作」,少數屬「停止運作」。

    暫停運作 vs 停止運作

    暫停運作停止運作有分別。暫停運作指水壩不運作,儘管附近農田棄耕,也許他朝有復耕機會,故此保留了充氣水壩以備不時之需。停止運作的水壩位處已發展地區,農田早已改變為其他用途,泵房荒廢,橡膠壩被切除,河道上僅餘少許建築痕跡。

    三條暫停運作的水壩 TKL10、TKL11、TKL12 位處平原河中下游,附近近年興建了蓮塘香園圍公路,大部分農田已棄耕,最致命是,前往水壩的村路被截斷,三條水壩孤獨地困在平原河的平原上,與我寫的故事《平原》的場景十分相似。要一遊三條水壩,需穿過廢田、叢林及渡河,其中 TKL11 難度最高(最難去),喜愛尋幽探秘不妨一遊。


    担水坑河及雙魚河

    担水坑河源自從大刀屻及雞公嶺流下的小水溪,在打石湖滙聚成河,經營盤、蕉徑、蓮塘尾、坑頭,在上水羅湖之間滙合石上河及梧桐河,最後流出深圳河。河道中游位置起稱雙魚河,早年已實施河道整治,變成人工渠道。

    搵雙魚河源頭!雙魚河、担水坑河單車遊

    踩單車從梧桐河起步,逆流而上,探索雙魚河源頭 —《搵雙魚河源頭!雙魚河、担水坑河單車遊》。

    自担水坑起至雙魚河共有充氣水壩七條,其中三條 BR8、BR10 及 BR16 運作中,其餘「暫停運作」。河道上的充氣水壩編號以 BR 為首(Beas River,雙魚河)。

    營盤及蕉徑一帶有很多漁護署信譽農場,充氣水壩的功能就是把河水引導至農田,因此,這裏可見水壩旁築有引水道,把河水源源不斷輸送到附近的農場。

    陂頭水閘 BR48。
    陂頭水閘 BR48。

    陂頭水閘

    除了充氣水壩,漁護署還有陂頭水閘,讓農夫有需要時自行開關水閘,調節從引水道進入農田的河水。

    雙魚河和梧桐河滙合之處有一條大水壩 BR16,它是漁護署管理的最大充氣水壩,闊 32 米、高 2 米,相比之下,同期建造的 BR 和 YLN 系列水壩一般只平均闊 12 米、高 1.3 米。雙魚河中下游已發展成住宅和倉地,水壩的功能變成防止深圳河河水倒灌進內陸,非為灌溉。


    營盤上火車軌 cover

    除了充氣水壩,担水坑旁還有路軌一小截。據村民憶述,它是建造村路時買來用作支撐的廢料,詳盡故事記述在《九廣鐵路舊路軌的故事》。


    《營盤河畔小屋(墨 - 彩色)》(課堂示範)墨 38.5cm x 29.4cm 10-6-2020

    担水坑河上有一條鐵橋,我每次經過都會停一停,欣賞河道四季變化,亦以此景作畫,另看《大水管村路 + 担水坑鐵橋 1 開 5》。


    丹山河

    丹山河源自八仙嶺一帶,經鶴藪水塘然後流入山下的獅頭嶺和丹竹坑,最後滙入梧桐河上游。

    丹山河上游有頗多農田,今天灌溉水主要來自鶴藪水塘,故此丹山河的集水功能變得不重要。丹山河上有一座充氣水壩,我找不到,於是問問附近的農夫,他們帶我到水壩的遺址,原來幾年前一次大洪水把水壩沖毀。今天,農夫已經使用新建的引水道引入鶴藪水塘灌溉水,當局沒有重建水壩了。

    丹山河充氣水壩(2015 年航空照片)。
    丹山河充氣水壩(2015 年航空照片)。

    山廈村

    山廈村有狹窄河道,早已變成人工渠道,充氣水壩位於上游,附近有幾片小農田,其餘已變成貨倉和住宅。實地觀察,泵房荒廢、橡膠壩已生銹、龜裂及硬化,看得出停用已久,不過漁護署的回覆,指這水壩仍運作中。

    山廈村充氣水壩。
    山廈村充氣水壩。

    神秘的塔?

    這趟水壩之旅中,在其中一條「冇路去的河」河畔看見一座神秘的塔形建築,高約四米,呈八角柱體,分四階,越高越小,十足四個巨大齒輪重疊一起。特別之處是,頂部是圓尖,及每階都有八個三角柱體從八角形的角向外水平伸出。我問附近村民,無人知悉塔的來歷,也向當局查詢,至出文都未有答案。

    另看《河邊神秘八角柱塔》。


    石崗

    上集介紹渠務署在錦田河設了四個充氣堤壩,防止后海灣海水倒灌進錦田河。錦田河有兩條分支,其中一支源自大帽山,流經石崗,最後滙入錦田河。漁護署在這支流設有兩個充氣水壩 YLN189 及 YLN191(Yuen Long Nullah,元朗渠)。

    附近農田亦已變成貨倉和住宅,大概不會有復耕的一天,所以這兩條水壩已停止運作,雖然泵房仍在,橡膠壩已切去,只剩下呈三角形「壩邊」連接着河堤。


    漁護署的書面回覆指,它們共有十七條充氣水壩,事實上,現存只有十五條(已包括石崗已移除的兩條),其餘兩條是被洪水摧毀或河道改造,已完全消失了。

    寫畢上下兩集,比較三個部門的水壩:

    主要用途數量主要位置
    渠務署防止海水倒灌9元朗人工河道
    水務署集水往水塘2大埔
    漁護署灌溉15新界農場附近天然河道

    香港之外,最多充氣水壩的國家是日本,而全球有超過二千條充氣水壩運作中,大部分用作灌溉(一九九八年資料)。比較三合土水壩,充氣水壩建造成本較低,最大優勢是,當水壩放氣時,水壩會完全在河床躺平,對水流影響非常低,適合狹窄河道。

    雖然三個部門的充氣水壩各有不同功能,但整體配合運作,解決本港的食水、洪水、灌溉和污染問題。水務署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從日本企業引入充氣水壩技術,當時本港經歷過「每四日一次、每次四小時」制水之苦,政府興建船灣淡水湖及東江水系統(另看《東江之水越山來,五十年後東江水遺址》),而充氣水壩是構成本地收集淡水系統一部分。至七、八十年代,本港及內地高速發展,加上大量人口遷入新界,致本港河道及后海灣污染嚴重,同一時期,為解決新界百多年來每逢打風落雨必定水浸之患,政府在約八十年代末起興建人工渠及繞道、拉直及擴闊河道、水閘、污水處理及其他規劃等等,當然包括充氣水壩,不單減低了河道污染及水浸,亦改善灌溉用水輸送。

    這趟單車遊水壩之旅,經歷了紅雨、黃雨、三號及八號風球,驚險但安全,河道水流不算洶湧 — 多年前河道整治工程,犧牲了過去優美天然的河道景觀,換來是打風落雨唔水浸,好天日子有水耕田~~



    未有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