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cover2

東江之水越山來,五十年後東江水遺址

  • 於 19-2-2024 更新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水資源追不上社會發展和人口增加,特別在五十年代中後期,制水頻繁。

    東江水 2003 年前後走線,按圖可放大。
    東江水 2003 年前後走線,按圖可放大。

    「 每四日一次,每次四小時」

    一九六三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大旱,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每四日一次,每次四小時」 供水。其實早於一九六零年,廣東省已經從深圳水庫供水往香港,當時香港人口約三百七十萬,儘管已有幾個水塘,唯仍未能夠滿足當時需要。一九六三年制水終於令港英政府願意正視水資源問題,向內地要求支援,廣東省政府提出一個大膽的供水方案東深供水工程,於東莞橋頭鎮引東江水入石馬河,從北向南流往深圳水庫,然後以輸水隧道送往香港。

    東江之水越山來

    為何東深供水工程是一個「大膽的」工程呢?先說說實際上東江水是怎樣從東江抽水然後輸送香港。

    自古以來,深圳龍華有一條小河石馬河從南向北,流經塘廈、樟木頭,在東莞企石鎮滙入東江,最後經珠江出海。石馬河河床淺,旱季會斷流,是一條不起眼的小河溪。

    逆流的石馬河

    一九六三年東深供水工程展開,為了把東江水輸送到深圳水庫,必須把石馬河逆流!這個大膽的工程依賴挖深及擴闊石馬河、興建六座閘壩和八個抽水站,及開挖人工水道,把原本從南至北流向的石馬河逆流。抽水站及閘壩把江水逐級提高,越過最高點雁田水庫的分水嶺,然後自然流下至深圳水庫,就是「東江之水越山來」的意思。

    從東莞至深圳水庫,是全長八十三公里的露天河道,由橋頭鎮人工河道、逆流的石馬河、白泥坑人工河道(還有一條甚少人知道的河道,稍後介紹)組成。隨着沿岸人口增加和工商業蓬勃,河道污染越來越嚴重,加上香港對淡水需求越來越多,幾十年來東江水系統進行過四次擴建及改造工程,最重要的工程於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三年間進行,建造專用水道、渡槽和密封管道,取代露天河道。

    那麼,原來的河道和閘壩是不是成為歷史遺物?我們從橋頭鎮起步,沿舊供水河道南下,尋訪半世紀前主宰香港民生命脈的水道,今天變成怎麼模樣?


    新開口

    東江源自江西省,進入廣東後流經踩單車去過的九連山河源惠州,流入東莞。一九六三年港英政府與廣東省政府簽定協議,廣東省政府隨即動工,於東莞橋頭鎮東江江邊開鑿入水口及人工河道,引江水入石馬河,這處名為新開口

    太園抽水站

    八十年代第二期擴建工程包括興建太園抽水站取代新開口,把東江水抽入專用水道。太園的入水口位於新開口前幾十米,避免抽入從石馬河「倒流」的污水。

    石馬河河口抽水站及(右後)太園抽水站。
    石馬河河口抽水站及(右後)太園抽水站。

    橋頭抽水站及司馬抽水站

    新開口至石馬河之間的人工河道長約三公里,闊八十米,兩岸是耕地;今天兩岸是徒步道和繁忙馬路,四周房屋星羅棋佈,唯獨一條舊石橋橋頭大橋,出現在紀錄片《東江之水越山來》,是這一帶唯一仍保留六十年代風味的建築。

    東江水從新開口進入人工河道,經過橋頭抽水站司馬抽水站,被抽高五米,流往第一個閘壩旗嶺閘壩

    新開口至橋頭抽水站之間的人工河道上的「橋頭大橋」。
    新開口人工河道上的「橋頭大橋」。

    《東江之水越山來》

    電影《東江之水越山來》。
    電影《東江之水越山來》。

    對於東深供水工程,最生動又豐富的資料莫過於紀錄片《東江之水越山來》,記錄工程歷史、工地和沿河風物的珍貴影像。

    超過一半五十後、六十後的讀者和朋友,不約而同說,小時候入戲院睇過《東江之水越山來》!《東江之水越山來》於一九六五年上映,票房超過一百萬元,是六十年代幾齣過百萬票房之電影之一。百萬票房有沒有篤數?讀者和朋友回憶,當年左派院線大肆宣傳,親中機構組團捧場,加上向市民派飛,也許吸引很多經濟條件不高的市民入場觀看,一百萬有沒有篤數不敢說,但觀眾肯定不會少。


    旗嶺閘壩

    旗嶺閘壩是第一個閘壩,高十四米,闊一百零五米。由於中國當時已與蘇聯反枱,沒有蘇共指導下,旗嶺閘壩以及其他閘壩所使用的抽水機都是由國家自行生產,沒有引進外國技術。

    遊覽之時,部分河面被截流,旗嶺閘壩正進行工程,擴建東側幾個水閘,河水滾滾通過西側十幾個水閘。細心一看,河水向着東江方向奔流,水從南向北流動,與供水時期相反 — 大多數時間,東江水是從北向南流,唯遇上洪水時,打開水閘把洪水排往東江,令石馬河成為供水、排洪兩用。

    除此之外,東深供水工程第三個用途是灌溉。約百多條支流及渡槽從石馬河引水至沿河農田,灌概範圍約六百平方公里。

    旗嶺閘壩旁邊有旗嶺渡槽。今天「新東江水」從太園入水口抽入專用水道,經過蓮湖泵站到達旗嶺泵站,然後江水被抽上渡槽,直奔塘頭廈;「舊東江水」經過旗嶺閘壩後,繼續沿石馬河逆流而上,前往下一站馬灘

    土塘車站已停運。
    土塘車站已停運。

    土塘車站和樟木頭車站

    到下一站前,一遊旗嶺閘壩附近的土塘車站樟木頭車站。土塘車站大家可能陌生一點,但樟木頭車站也許是大家回鄉探親或旅遊周不時經過的車站。

    兩個車站都是九廣鐵路華段於一九一一年通車時的第一代火車站。


    馬灘閘壩

    馬灘閘壩是第二個閘壩和第三個抽水站,閘壩前後同樣進行河道工程中,挖泥車忙着挖掘河床,遠處河堤早已擴闊及美化。

    自從二零零三年東江水不走石馬河,近十年來石馬河只用作排洪,但污染問題隨沿河人口上升繼續惡化,甚至被內地朋友稱為「烏龍江」。廣東省政府二零二一年展開石馬河幹流防洪工程,於包括橋頭至竹塘一段石馬河主河道及約一百條支流進行擴闊河道、清理淤泥和美化景觀,提高石馬河排洪能力和沿岸景觀。

    由於疫情封關,趕不上尾班車,看不到擴闊前的舊河道,所以,又是同一句,坐言起行,不要等,否則趕不上尾班車


    塘頭廈閘壩

    塘頭廈閘壩是第四個抽水站和第三個閘壩。相比旗嶺及馬灘,塘頭廈閘壩規模十分大,高約十三米,闊約六十五米,壩上鋪建公路,能行汽車。

    此外,東深輸水工程啓動和剪綵儀式都在不遠處的東深供水系統管理局舉行,當年參與儀式的港英政府和廣東省官員部分乘坐火車到塘頭廈車站 — 沒錯,塘頭廈車站亦是九廣鐵路華段的其中一個大站,若從土塘搭火車來,中途經過樟木頭和林村車站。

    二零零三年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完成後,「新東江水」從旗嶺泵站輸至塘頭廈閘壩旁邊的金湖泵站,繼續以管道送往深圳水庫。

    《一百年後變成點?九廣鐵路華段的故事》

    我寫過幾篇九廣鐵路歷史與軼事文章,都集中介紹英段的故事,其實,九廣鐵路由英段和華段組成,華段正式名稱是廣深鐵路,比香港的英段規模大得多:全程八十多公里,有二十幾個站,里程及車站數目比英段更長更多,卻相對較少人提及。

    稍後將推出《一百年後變成點?九廣鐵路華段的故事》,一起從廣州搭火車到九龍!


    竹塘閘壩

    六十年代竹塘閘壩位處的鳳崗鎮有農田、有房屋,比其他閘壩熱鬧得多(看影片)。今天,鳳崗鎮依然熱鬧,水壩單線雙程行車,兩端是學校和小販墟,車水馬龍!

    閘壩上蓋了新泵房,又保留了舊泵房,河岸是公園地盤(河道景觀改造工程),地盤是觀看閘壩唯一地點,其餘地方都是學校和住宅,不能擅闖。我們向地盤管理員道明來意,老遠從香港來看東江水遺蹟(其實一點也不遠),他立刻請我們進地盤,一睹閘壩風光。


    沙嶺閘壩

    沙嶺閘壩同樣進行工程,閘壩幾百米範圍內禁止進入。我們照板煮碗,向管工說老遠從香港來,又掂!(其實沙嶺至蓮塘口岸直線距離只有十八公里。)

    沙嶺閘壩是眾多閘壩中唯一未有大肆改建的閘壩,仍然保留六十年代供水初期模樣。


    上埔抽水站、雁田水庫

    上埔抽水站是石馬河最後一座抽水站,把「舊東江水」抽入雁田水庫。從新開口至上埔,「舊東江水」總提升了約四十五米,然後「水向低流」流入深圳水庫;「新東江水」則從金湖泵站經專用水道直達深圳水庫,不經雁田水庫。

    上埔抽水站完成歷史任務後未有停用,改建成新式抽水站,現役是深圳北線引水工程第一座抽水站。這工程把水引至龍華茜坑水庫,然後轉往鵝頸水庫及石岩水庫,供水予深圳西北部地區。

    東江水落選方案 — 石岩水庫 VS 九廣鐵路?

    當年東深供水工程設計輸水走線時,草擬三個方案,最終選定石馬河逆流方案,不過,世事總是一環扣一環,兩個落選方案與石岩水庫九廣鐵路華段扯上關係:

    第一個方案,是於東江滙入珠江位置,沿珠江江邊開挖人工河道,經五點梅水庫、石岩水庫、鐵崗水庫,最後輸水至深圳水庫。這方案輸水量大,但走線太長,故此落選。

    這方案與九廣鐵路華段走線落選方案有點相似。百幾年前設計九廣鐵路華段時,曾經考慮走線鋪設在珠江沿岸,但礙於江邊經常氾濫,加上需建大量鐵路橋,因此最後採用今天經東莞、常平,靠近內陸的走線。

    一百年後的今天,興建鐵路技術提高,為了提高速度和縮短距離,採用大量隧道和橋梁,令走線盡量筆直,今天從香港西九龍站開出的高鐵所走的路線,部分路段頗接近當年落選的華段走線。

    家人以連續拍攝製作全景相,拍攝位置是百福村往雞嶺村的村路上,記錄火車駛往上水站。,拍攝位置是百福村寶靜安老院外的田地,記錄火車駛往上水站。
    火車駛過百福村與雞嶺村之間,鐵路旁鋪設東江水水管。(《幾十年後大埔墟站至粉嶺站,仲有乜嘢搵得到?》)

    第二個落選方案,是從東莞企石鎮鋪設水管通往常平,然後沿廣深鐵路經布吉轉入深圳水庫。這方案由於輸水量少,又不能於一年內完成,所以不被採納。不過,在火車軌旁鋪設水管,不就是香港採用的方案嗎?

    常平站和布吉站都是九廣鐵路華段的車站,今天,常平站是廣深城際鐵路的車站,而布吉站改建為現代化的深圳東站。


    白泥坑

    一些關於東深供水工程的描述流於簡單:「……東江水從雁田水庫流至深圳水庫,然後輸送到香港……」其實雁田水庫與深圳水庫之間還有一條人工河道白泥坑

    算得上資料最詳盡、有文有片有真相的《東江之水越山來》,也只是輕描淡寫:

    ……白泥坑,這條三公里長的人工渠道已完工,雁田水庫滙聚的東江水,從這裏開始往下流,流到深圳水庫……

    白泥坑全長三公里,可是,雁田水庫至深圳水庫的直線距離有六公里,難道東江水能夠突破空間?實地考察後,白泥坑起點位於雁田水庫西南端,終點並非深圳水庫,而是接上另一條河。

    沙灣河

    沙灣河。
    沙灣河。

    上文提及「……還有一條甚少人知道的河道,稍後介紹……」,它是沙灣河

    龍崗丹竹頭一個公園裏,除了有兒童版神舟號玩意外,有一條十幾米高的人工瀑布,瀑布滙入沙灣河。沙灣河是天然河道,多年前進行防治及景觀提升,河水清澈見底,兩岸有很多人跑步、釣魚、踩單車 — 踩單車包括我。

    白泥坑和沙灣河流經幾個人口密集、滿布高架的社區,從航空圖看不到全貌,以單車探遊是最理想方法。查明後,白泥坑比沙灣河高十幾米,根據地勢、兩河走向和舊地圖,推斷「舊東江水」從白泥坑瀉下,經沙灣河流過丹竹頭、沙塘、沙灣幾個小社區,最後引入深圳水庫。

    有趣是,《東江之水越山來》記錄了兩河滙合之片段(看影片),卻沒有旁白,或許這個緣故,大部分關於東江水的資料甚少提及白泥坑,而沙灣河幾乎冇 — 似乎又是網上「天下文章一大抄」,抄來抄去,其實從來冇人到過現場看。

    東莞快車!蓮塘口岸單車 3.5 小時來回東莞

    這次東江水之旅並非一天完成,是以租車自駕、揸自己車北上(《老爺車北上!珍藏車中山東莞自駕遊》)及踩單車共三次完成,當中一餸兩食,同時對九廣鐵路華段實地考察。


    從新開口至沙嶺閘壩的考察以汽車進行,順路暢遊中山及東莞,擇日再戰上埔至深圳水庫一段。

    這天,以單車快走蓮塘口岸與上埔,特別調查沙灣河與白泥坑。由於上埔屬東莞,所以說成「半天快車來回東莞」,聽起來匪夷所思,其實只不過是五十多公里、三小時多的路程,輕鬆又愉快。上埔是東莞邊皮,距離莞城尚有五十多公里,換言之,一天來回深圳與東莞莞城不是沒可能,要早出晚歸、踩得快,同樣輕鬆又愉快~~



    深圳水庫

    早於一九六零年,即東深供水工程啓用前五年,廣東省政府已從深圳水庫供水予香港。八十年代第二期擴建工程,深圳水庫加高堤壩,增加儲水量。

    也許是東江水情意結,幾十年前深圳水庫曾經是香港人與內地人熱門旅遊勝地,雖然今天甚少有人會專程從香港到深圳水庫觀光,但水庫旁邊的東湖公園和單車徑(綠道)幾十年來都是熱門休閒和單車路線


    昔日與今天

    今次旅程僅僅趕上尾班車,趕得切看改建前 / 改建中的閘壩和施工中的河道。

    從東莞新開口一路走到深圳水庫,心裏對比《東江之水越山來》的影像,除了閘壩仍勉強保留幾十年前的模樣外,石馬河、白泥坑和沙灣河沿岸發展一日千里,累積大量人口。據廣東省政府資料,沿岸人口達三百萬,工廠不計其數,故此三、四十年前,石馬河污染嚴重影響東江水水質。九十年代香港曾被污染的東江水困擾,內地居民亦不能置身事外,因為除香港外,廣東七個城市包括深圳的居民都飲緊東江水。

    二零零三年改造工程後,大幅改善輸往深圳水庫的東江水水質,不過石馬河污染根源沒有解決,直至幾年前竣工的東莞雨污分流和進行中的石馬河幹流防洪工程,旅程中所見,改造後的白泥坑和沙灣河河水清澈見底,期待石馬河稍後亦能擺脫「烏龍江」惡名。

    東江水到達深圳水庫後,經由地下管道輸送到香港文錦渡木湖抽水站,然後分調至濾水廠及水塘,最後從大家的水龍頭流出來。香港的輸水路線,我早已在幾篇文章包括《充氣堤壩 + 八號風球單車遊》、《大水管村路》和《360 單車遊村路》系列裏簡單介紹,有機會再詳盡探遊香港走線。



    未有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