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圓環(觀察)-cover

石圓環(1)考察及跟進 1966 年報告

  • 於 27-4-2024 更新
  • 「大埔滘石圓環
(The Stone Circle)」
    「大埔滘石圓環 (The Stone Circle)」

    大埔滘石圓環

    上世紀五十年代,新界大埔滘一處山崗上興建大宅,工程期間在工地發現一個神秘石頭結構,數塊大小不一石頭構成圓環形狀,中間豎立一塊稍高的石塊。幾年後,一隊考古隊現場考察及撰寫報告,以 Stone Circle 形容,幾十年後古蹟辦把該發現列為「香港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稱「大埔滘石圓環」,本文將簡稱為「石圓環」。

    一九六六年 David Devenish 發表《Megalithic Circle at Taipo Kau,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下簡稱《Megalithic Circle》) ,記錄石圓環的布局、地表及地底情況,但對石圓環的來歷和功能未有確實的推論。大概由於石圓環位處私人地段內,公眾不能接近,所以往後數十年沒有研究和跟進。

    又過了幾十年,我在《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仲有遺蹟搵得到?》一文提及,我在美國留學時,從大學圖書館找到《Megalithic Circle》,回港後沒有特別跟進,直至撰寫《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搜集大埔墟站至大學站之間的古靈精怪事物,從籠底找出這報告,穿針引線後,獲石圓環所在大宅主人 Barretto 招呼,和他一起蹲在石圓環前,一邊觀察這十多塊神秘的石頭,一邊對照《Megalithic Circle》。


    先簡單介紹《Megalithic Circle》的內容:

    一九五三年於上址建屋時,移除植披後,出現一個高約九英呎土丘,頂部有一塊巨型花崗岩。這土丘被炸毀,原地建屋,碎石用作建材。土丘東面有小土丘,中央有一塊凸出的石頭。工人為了做草坪,把小土丘移除,發現小土丘下是石圓環,凸出的石頭就是石圓環中央的石柱。當時工人把地表掘走,卻原地保留石圓環,因此,從中央石柱高度,可得知小土丘高十七吋。(注:石柱高二十五吋,即小土丘未移除時,石柱露出地面八吋。)

    發掘於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七至十九日進行,發掘約兩米乘兩米範圍。從底至表面有四個土層:

    1. 紅色沙質黏土和幾塊大石;
    2. 灰褐色黏土,包含石英顆粒、赤鐵礦、風化沖積岩、花崗岩及貝殼化石,相信是堆砌石塊時的原始土層;
    3. 建屋工程時的雜泥、磚、石棉和釘;
    4. 鋪種的草皮。
    Fig.1a《Megalithic Circle》.
    Fig.1a《Megalithic Circle》.

    關於石塊的描述:

    • 所有石塊都是從附近開採得來的花崗岩;
    • 除了中央石柱(M),其餘都可能不是人工雕鑿;
    • 中央石柱(M)插入地底九吋,被幾顆墊石固定;
    • 中央石柱(M)、Stone IV 及 IX 曾被移走及放回原位;
    • Stone I、VI 及 VII 是平放在地表;
    • Stone VII 呈內彎,可能為了構成圓形而被安置在這位置;
    • Stone IX 插入地底四吋;
    • Stone V、VIII、X 看似插入地底;
    • Stone V 有墊石固定,但 VII 及 X 沒有;
    • Stone II 及 IV 僅僅被放在灰褐色黏土層上,沒有插入地底;
    • Stone II 有墊石固定,IV 沒有。
    • Stone III 曾被移動過,因為它位於最現代的土層上。

    此外,報告提及土層裏的發現:

    • 灰褐色黏土層裏發現小片木碳;
    • Stone IV 下有兩個貝殼,可能是蠔或扇貝;
    • Stone VI 西南面、灰褐色黏土層裏發現一片經打磨過的綠色蛇紋石,推斷是斧頭;
    • 從現代土層裏發現兩片黃褐色陶器碎片,碎片一面光滑,可能經過上鈾或燒製;另一面非常粗糙。 由於在現代土層裏發現,未必與石圓環有關。

    《石圓環石塊編號》

    半個世紀後的觀察

    我親身站在石圓環,對比一九六六年報告(除上圖外,建議看影片):

    • Stone VIII 至 X 彼此之間距離比 Fig.1a 大,可能是水土流失或曾被移動;
    • Stone II 和 III 之間的墊石不見了,卻出現一片平坦石頭,與地表一樣高度(這石塊未被編號,以藍色表示);
    • 中央石柱(M)的墊石也不見了;
    • 鵝卵石散布在石圓環內,是後期的園藝裝飾;
    • 石圓環外圍用水泥鋪砌了圓環,同樣是園藝裝飾。

    此外,報告存在非常大的漏洞,如果大家有興趣猜,提示是:看看 Fig.1a,留意每塊石的描繪。

    急不及待的話,就繼續看下去吧。

    Fig.1a 繪畫 Stone I 至 X,及 M 的外形及位置,可是,Stone VII 欠了左邊,究竟它有多大?實地觀察,Stone VII 還有一小截,為甚麼當時會這樣畫?

    開估前,先繼續觀察 Stone VII 後面有甚麼?根據屋主的舊照片,五、六十年代是灌木林,經過大半世紀,這片灌木依舊濃密,稍稍深探,植物下有幾塊大小不一石塊,部分是戶主多年來做園藝時放進去,亦埋葬了寵物。不過,這些「後加」石塊很容易被辨認出來,因為它們的石質不同,而且只鋪在泥土上,沒有埋入泥裏。

    我稍為撥開植物,簡單繪畫這幾塊石頭的位置和形狀,補充 Fig.1a 缺少的部分。大家一看幾塊「新」石頭的分布,看似是另一個更大的石圓環!

    《石圓環石塊分布示意圖》。
    《石圓環石塊分布示意圖》(未經精密量度)。
    六十年代石圓環。(《Megalithic Circle 》)
    石圓環後面的灌木林。(《Megalithic Circle 》)

    注意,上面的草圖只為示意用,我未準確量度,而且很多細緻未被包括。稍後(下集)會再做另一張準確的繪圖。

    為方便描述,我把它稱為「大石圓環」,並在草圖上替灌木林裏的石頭編號。要注意,現階段不能斷定究竟這是不是另一個石圓環。

    「大石圓環」

    為甚麼一九六一年考古隊看漏了灌木林?原來,當時戶主太太在灌木林裏種滿花,所以不准考古隊清理和發掘,故此,Fig.1a 只能描述部分 Stone VII,其餘被植物厚厚覆蓋。假如當年考古隊能進入灌木林,也許獲得截然不同的結果。

    量度紀錄例子。

    Project Avenger 發掘二戰戰鬥機一文,我解釋考古上往往使用繪圖,而非攝影,這次石圓環考察正好是一例。

    繪畫石圓環時,透過觀察並忽略石頭上的植物,呈現石頭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這是攝影力有所不逮。

    Stone XI

    灌木林裏,還有一塊柱狀石塊 Stone XI,比石圓環的石柱 M 小一點,看上去有人工雕鑿痕跡。它橫躺在 Stone VII 旁,假如從倒下的位置推算,它原本應該豎立在灌木林中央稍為靠近石圓環的位置,被 Stone VII、XII、XVI、XVII 包圍,會不會是「大石圓環」的石柱?

    Stone XIII 呈三角形,令人聯想到埋藏地底的金字塔,會不會是另一條石柱呢?

    半世紀過去,Barretto 從小到大看着石圓形,對它的來歷十分有興趣,他不介意我們向灌木林和地底打主意。我們選出「大石圓環」的幾塊石頭,稍後發掘,了解石頭插入地底的深度,及能否找到未被干擾的灰褐色黏土層?這也許是判斷「大石圓環」是不是屬於石圓環一部分的證據。

    橫躺在泥土(內)的 Stone XI。
    橫躺在泥土(內)的 Stone XI。

    幾個假設

    六十年代的考察和發掘未找出決定性的線索,加上走漏灌木林,所以《Megalithic Circle》只排除了石圓環是作住所或防禦用途,推論與拜祭有關,或者是墓穴或寺廟。

    此外,發掘工作於一九六一年進行,是大宅落成後八年,建屋期間,地層及石塊早已被干擾(覆蓋石圓環的泥土也被移走,我的假設與此有關,下面有講),故此,六十年代的發掘是建基於不確定因素上。往後半世紀,石圓環一直暴露於大自然下,而且屋主對石圓環施行一般園藝保養,例如除草,因此今天不可能在淺地層找到任何可信的線索。

    不過,歸納了初部觀察和屋主提供的資料和舊照,加上發現了「大石圓環」,我們討論了幾個假設:

    風水假設

    大宅十米外有一個墓穴,五十年代建屋前已存在,從未有後人前來拜祭。墓穴兩邊有卷雲裝飾,碑文已破損,頂部有圓形,未能辨認曾否寫上姓氏或紅點,無法追溯墓穴年代或其主人或族群。

    Barretto 認為墓穴與風水有關。民間有傳,八仙嶺有龍脈,經黃嶺而下,墓穴座向對正黃嶺,石圓環和墓穴「食正」龍脈。不過,當考慮墓穴落葬時,墓穴前面是一個九英呎高土丘,根本看不到黃嶺。此外,石圓環在建屋前埋在地底,究竟是不是「食龍脈」暫時不得而知。


    鐵路假設

    另一個假設,是石圓環只有百多年歷史,並非遠古遺蹟。我寫《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時曾對大埔墟站至大學站之間的五號隧道(Tunnel 5 或「Tai Po Tunnel」)進行研究。

    一九一四年《The Far Eastern Review》對五號隧道施工有非常詳盡描寫。隧道於一九零六年動工,總長只有短短三百幾米,但施工難度甚高:隧道的山體以花崗岩為主,混雜大量的花崗岩碎石,山體曾發生多次山泥傾瀉,隧道裏亦有塌石,是九廣鐵路英段繼畢架山隧道後第二複雜的隧道。當年動用了幾百工人、多名工頭及工程師,部分是從畢架山隧道工地調派過來。除了五號隧道,亦要把從大學站至大埔墟站沿海山體移走,騰出空間鋪設路軌,涉及的地方至今天仍能看見「移山」痕跡,這亦是《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提及「三個山洞」— 新大埔墟站、N38 和「了哥籠」的由來。

    幾百名工人聚集在工地,隧道至大埔滘站搭滿臨時建築,相信部分是工人的住處。此外,隧道上的山崗除了 Barretto 的大宅外,還有另一幢建築 de Martins House,有傳它是九廣鐵路高級工程人員的住所。

    de Martins House 於一九二二年從政府轉售予私人,早前被 Barretto 買下。根據他提供的資料,一九二二年時是地連屋一起出售,即表示建築物自一九二二年前已經存在。參考建築物的間隔,估計是四名工頭和一至兩名工程師的宿舍。關於 de Martins House 部分,將在下集詳細討論。

    隧道施工期間,工程人員居住在五號隧道一帶,除了海濱,隧道上的山崗,包括未興建大宅前的土丘及 de Martins House 附近都是不錯的選擇,而石圓環可能是工人們用石塊堆砌一個聚腳地,也有可能是飼養家禽的籠(我在內地見過,用石塊砌成圓環狀基石,插上竹 / 樹枝,成為雞籠)。

    施工中的五號隧道工地,可見臨時建築遍布,遠至隧道上的山崗頂,即 de Martins House 位置。(《The Far Eastern Review, Nov, 1909》)
    施工中的五號隧道工地,可見臨時建築遍布,遠至隧道上的山崗頂,即 de Martins House 位置。(《The Far Eastern Review》(1909 年 11 月號))

    今天五號隧道上面仍保留路軌,估計是用作支架或支撐用(另看《九廣鐵路舊路軌的故事》),《The Far Eastern Review》記述了開挖隧道時曾在隧道上方的山體安裝吊機(但未記錄準確位置),故此,不妨假設,石圓環其實是曾在山頂進行過的某隧道工程或安裝器械而產生的碎石。

    《Megalithic Circle》記述石圓環埋在小土丘下十七吋深,令人有「遠古」的浪漫感覺。若考慮到興建隧道至建屋相差四十幾年,這四十幾年間,泥土的自然堆積,包括從旁邊的九呎高大土丘沖刷下來的沙泥,及附近落葉枯木形成的土壤,能夠堆積十七吋高嗎?查看一九二四年及一九五四年航空照片,山崗早於興建大宅前已有明顯開拓痕跡(de Marines House 早於一九二二年已落成),三十年後,本來開揚的土地已變成密林。以過去考古的經驗,四十年堆積十七吋高土壤足夠有餘。可惜,一九六一年考古時,原本覆蓋石圓環的泥土早已被挖走,無法檢測這些泥土的年代。

    1924 年航空圖:五號隧道頂一帶,包括大宅及 de Marines House,可見明顯土地開拓痕跡。1954 年航空圖:三十年前的開揚土地已被樹木覆蓋。
    1924 年及 1954 年航空圖:五號隧道頂一帶,包括大宅及 de Marines House,可見明顯土地開拓痕跡;三十年後,開揚土地已被樹木覆蓋。

    不是石圓環假設

    另一個假設,是石圓環不是石圓環。今天的觀察,Stone VIII 至 X 這幾塊石頭並不緊湊,假如把 Stone VII 完全描繪,及把中間的石柱 M 拿掉,石圓環其實不太像圓環,更像幾塊石頭隨機散落。由於 Stone VII 只畫了一截,及 Fig.1a 呈現 VIII 至 X 緊貼在一起,我們很容易主觀地把所有石頭在腦海裏構成一個圓形。

    不過,《Megalithic Circle》提及,曾對幾塊石頭發掘,它們都插入泥土一定深度,而石圓環地表亦鋪上黏土,故推斷是人為,而非天然自由散落。但,當時未有發掘其餘幾塊石頭,究竟它們是不是同樣地插入泥裏呢?我大膽地嘗試搖動石塊,包括灌木林裏的「大石圓環」,所有石塊都穩固,似乎不是鋪在泥上。至於有多深?不發掘不知道。


    「大膽假設,細心求證」— 以上僅是初部觀察後的大膽假設,細心求證要留待深入探究,下回繼續。



    未有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