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水洞 — 陽山溶洞探險記(上)

廣東有超過一百個巨形溶洞,當中已開發作旅遊項目的寥寥無幾,著名的有連州地下河、英德洞天仙境、肇慶七星岩、已執笠的通天籮,還有探過很多次的「韶關核避難所 + 鐵礦組合體」(未開發的)。
匆匆兩天,在陽山選了兩個溶洞探險。兩個溶洞都沒有確實的名字,單純以附近的村落命名,儘管有些地圖上記載了截然不同的名字。另一相通之處,是兩個溶洞都未曾開發,鮮有遊客踏足;曾經踏足的,是我認識的國內探險隊。
漁水洞
第一天探索位於漁水村的溶洞,不難找;一進村,一公里外的山上有兩個大洞口,足足有六、七層樓高!從土路到洞口,樹木後原來隱藏了第三個洞口 — 我們從這洞口進去,洞口雖小,裏面越來越大,是呈拱形的大洞室。經過幾個生火痕跡,幾十米後是一堆亂石,抬頭一望,原來是大一片洞頂掉下來,亂石足足有兩、三層樓高!
越過亂石,隱約從上下兩個方向傳來流水聲。可是,洞室太大,強勁電筒仍無法照到水源,於是兵分兩路,我和一隊員攀向洞頂,其餘隊員往下探索。
甫進村,兩個大山洞呈現眼前;右下是水電站。 高空拍攝兩個洞口。(相片由 Sing Chan 提供) 第三個洞口最小,但仍高約十米,隱藏在樹木後。 抬頭一望,是另外兩個洞口。
上洞探險
向上十幾米後,灰黑的亂石和泥黃光亮的溶溝形成一條分明的界線。跨過界線繼續向上,是貌似土耳其棉花堡的邊石壩地貌,地下水潺潺流下,經年累月地沉積,形成美麗奇特景象。
「棉花堡」的最高點是一個約一百平方米的大廳,未見盡頭。正要繼續前進,聽到隊友呼叫,謂找到了地下河,於是放棄上洞探險,返回亂石堆,繼續向下攀爬,看見隊員們圍在懸崖前,幾米下是個不算清澈的大水池。
下洞探險
入洞前,看見山腳有水電站,水從山邊湧出。問過水電站附近村民,推動發電渦輪的水就是從洞穴裏流出來,因此,估計大水池底部有暗河出洞。此外,根據探險前輩提示,地下河長三至四公里,即是我們走向上游的話,會有很多探索的地方。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