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錳礦-cover

南丫島 1952 年錳礦洞(一至四號洞)

  • 於 3-11-2022 更新

  • 1952 年發出的開採牌照。
    1952 年發出的開採牌照。

    一九五二年政府發出礦務牌照,批准一間本地礦業公司於南丫島三個開採區內開採錳礦

    未前往上址前,未知道究竟是露天抑或地下開採,之後按牌照標示位置,準確找到三個開採區,合共四個礦洞。

    礦洞大約深十至三十米不等,洞口被泥石及植物堵塞,一番清理後才能進內。岩壁有明顯開鑿痕跡,比日軍地洞粗糙。洞穴沒有支撐物,以拱形或銀礦洞的三角形坑道方式鞏固,高度約兩米,各洞的末端較矮。

    南丫島有十幾個分布海邊至山頂、建於日本侵略時期的洞穴,包括九曲地道及《香港舊路軌的故事》介紹的神風洞。而戰前及戰後的香港有不少小形礦場,例如大埔梧桐寨礦洞和「礦洞 X Y Z」。驟眼看,礦洞和日軍地道都是小洞穴,看似差不多,所以我把位於錳礦洞不遠的日軍地道放在影片片尾,讓大家從外觀、結構及開鑿方式分辨昔日香港小形礦洞與日軍洞穴的分別。

    更深入研究可睇隊友 Tymon Mellor 註英文版《Mining on Lamma Island》。

    兩齣影片,分別記錄了大帽山及南丫島的日軍地道:

    更新:

    另一次探索礦場時,在一號洞一百多米發現一幅開鑿中的石牆,疑似準備開挖洞穴;此外,四號洞以外五十米處發現開鑿形式相近的洞,深一米。

    暫時把兩處更新名為「零號洞」及「五號洞」。



    這篇文章有1則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