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997

中俄朝遊(6)去北韓傾生意 + 旅遊資訊

  • 於 20-6-2020 更新
  • 趕上遊朝鮮的尾班車

    通常旅遊資訊是放在最後一篇,不過這趟朝鮮遊相對特殊,是去「傾生意 + 旅遊」,所以先寫旅遊資訊,此外,大家看這篇時,尾班車車門即將關上,實在太趕。

    以下幾個是一些人對朝鮮 / 北韓的印象,在之後幾篇裏陸續「揭示真相」。第一個「真相」:朝鮮未有自由行;遊朝鮮,必須跟團

    中俄朝遊:不神秘的北韓、旅遊資訊
    平壤「首席例牌景點」,非豎立着金日成、金正日銅像的萬壽台莫屬。

    大家也許想:跟旅行團仲要資訊來乜?正是這原因,大家才要看看旅遊資訊,因為恐怕大家搭錯車:

    • 朝鮮是封閉國家,甚麼也不可以做、講錯嘢人間蒸發;
    • 危險,隨時被人拉,像偷標語的美國人……可是,他是在朝鮮因非法傳教而被捕,並非偷標語哇;
    • 不可以自由活動,夜晚不可以走出酒店,所以有乜乜「逃出乜乜島」的都市傳說;
    • 不可上網;
    • 到處是「演員」;政府安排「演員」在街上和景區行嚟行去給遊客看 / 監視遊客;
    • 曾經有香港人現場觀看軍備巡遊,聲稱導彈和武器是紙紮。
    中俄朝遊:不神秘的北韓、旅遊資訊
    籃球場裏打排球的朝鮮少年。

    「演員」、上網、電話、「逃出乜乜島」……

    在本篇及第九篇《平壤有乜睇?成條街都係「演員」!》會邊玩邊分析;最後一點關於紙紮武器 — 我在寫作圈子裏得知始作俑者是為了噱頭,所以編出這段「親身經歷」

    中俄朝遊:不神秘的北韓、旅遊資訊
    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閱兵的金日成廣場。

    烏克蘭切爾諾貝爾經常被以「鬼城」、「輻射」包裝,在《災後 30 年 — 切爾諾貝爾之行(3):輻射,可怕嗎?》已說明,「輻射」是傳媒用來吸睛的噱頭,事實是,重災區四號反應埋外和普里皮亞季的輻射與香港市區一樣,比「很怕輻射的香港人」最喜歡去的日本還要低,還未計把香港政府禁止入口的日本食物當手信帶回來。

    中俄朝遊:不神秘的北韓、旅遊資訊
    地鐵站裏的政治壁畫。

    緬甸 — 軍政府控制下,是冇人權的高壓政權。當年我趁「比總統權力還要大的外國傀儡」未上台前一遊,看看有幾「高壓」?看過後,就完全理解幾年後「外國傀儡」為乜上台後除了迫害羅興亞人外,甚麼政績也未有(雖然權力比總統大)就被外國主子拋棄了。

    中俄朝遊:不神秘的北韓、旅遊資訊
    平壤街上沒有廣告,只有政治宣傳畫。

    然後是朝鮮 — 香港人習慣叫「北韓」,也許我們的傳媒仍慣性被西方主導,簡單地把 North Korea 直譯「北韓」;「北韓」的正名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比中國、美國和英國「民主」,亦從來沒有「北」字出現過,包括官方英文國號;南韓亦從沒有「南」,可見西方主導影響有多深。「南」與「北」本來無傷大雅,可是,當火車站和地鐵站的站名是〈地名〉+〈方向〉時,一些人投訴赤化,突然失憶記不起(或不知道)這是西方首創的!當我對人說去「朝鮮」旅行,有人說「北韓很危險、朝鮮響邊度?」……同切爾諾貝爾有輻射不謀而合~~

    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經歷轉變中,很多人後悔柏林圍牆倒下了仍未去過東德、後悔蘇聯解體了未看過共產鐵幕、後悔九龍城寨清拆前日日行過都唔入去……總之,向遺憾說不!

    中俄朝遊:不神秘的北韓、旅遊資訊
    政治標語不是四處有,遊客反而會被吸引,本地人其實不太理會。


    未有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