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 30 年 — 切爾諾貝爾之行(5):停頓在 1986 年的城市「普里皮亞季」
水利經濟部及宿舍

至此我們遊覽了普里皮亞季外圍,在進入市中心前,先稍為「離開」城市範圍,到一處遊客相對少到、文物保存相對完整的建築群。
水利經濟部位於普里皮亞季市外,需要「偷偷」爬出半塌的鐵絲網閘,經過城市另一端的廢棄檢查站(規矩上,進出普里皮亞季必須在檢查站登記,不能用「自己方法出境」),走約半公里馬路。這段馬路汽車駛不進,路面被腐植土覆蓋,也長滿樹,偶然才會看到柏油路面。
要往水利部,需繞過鐵閘及鐵絲網,稍為離開普里皮亞季。 鐵閘後是荒廢的檢查站。 檢查站旁是另一個普里皮亞季名牌。 這裏自成一國,有圍欄包圍建築群,閘口附近豎立了地圖。
這地方佔地頗大,有辦公室、維修廠、幾幢宿舍,及一幢裝潢高尚的高級人員宿舍,全部以圍欄包圍,在普里皮亞季旁邊自成一國。70 年代當普里皮亞季興建時,建築工程人員就是住在這裏,所以,這裏比普里皮亞季年代更久遠。
辦公室
水利經濟部負責普里皮亞季周邊九十幾條村的水利及經濟,建築物內有小型戲院,也有類似銀行的出納部門(當時還是蘇聯計劃經濟時代),村民日常所需、社交生活都在此進行,有點似舊新界村落的「福利會」。
水利部外是通往普里皮亞季的康莊馬道,現在變成了森林。 水利部辦公室,裏面有出納櫃位,也有放映室。 辦公室不遠處是維修廠。 又是另一個經不起時間侵蝕的例子 — 維修廠已倒塌了。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