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朝遊(3)蘇聯 KGB 大樓下的「一號防空洞」
和烏克蘭不同,俄羅斯法例下,沒有許可下進入荒廢軍事設施是刑事罪,不是罰款 $300 港元了事。不過,俄羅斯島的堡壘已經成為當地人假日遊玩的地點,至於真正「不能去的地方」,就是編號 No.1 的防空洞。
一號防空洞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興建,於二戰時完成,並一直運作至 1999 年。二戰前後,防空洞上方是 KGB 大樓,大樓底層建有旋轉樓梯通往防空洞。冷戰時期,防空洞加建防毒、防核、過濾等裝置,可作核避難所之用,能夠收容約 2500 人,亦能作為作戰中心。
冷戰後,一號防空洞一度成為電話後備機樓,亦有人偷偷居住,而防空洞之上的 KGB 亦改建為大學校舍。至約十年前,當地政府把一號防空洞交予該大學管理,大學透過舊文件及接觸當年有份興建防空洞的人或家屬,發掘出防空洞更多鮮為人知名的一面。
「不能去的地方」並不像俄羅斯島的堡壘般可以隨時去。由於大學擁有管理權,今次請大學特別「開閘」,安排遊覽這個「不能去的地方」。
下一篇將介紹海參崴的旅遊資訊,然後離開俄國,往東北及朝鮮(北韓)。想先睹為快,可看看朋友寫的偷渡朝鮮遊。
通風裝置。 接近其中一個入口的通道 — 留意闊度。 接近中央控制室的通道,闊度比入口大,當年是在木板上鋪上紅地氈。 廁所(有分男女界的)。 鐵製水箱。 也是鐵製的。 這通道通往海邊,已被淤泥堵塞。 雲石造的電器板。 又另一通道。 當年有人偷偷居住。 防空洞的宣傳海報。 「防核知識」(與烏克蘭的核避難所一樣)。 儲水池。 曾作電話機樓遺蹟。 「直撥電話」。 指揮室。 倉庫。 防空洞地圖。 防毒(核)面具。 無線電。 加密裝置(在俄羅斯的博物館見過)。 水及暖氣經地下坑道傳送。 又是俄軍軍糧(見本篇 video)。 檢毒劑。 空氣過濾濾芯。 另一條路,往上,有鐵門。 經過 M 字架坑道。 繼續向上。 盡頭是防空洞上方的大學校園(以前是 KGB 大樓)。 柴油發電機。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