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 30 年 — 切爾諾貝爾之行(7):深入荒廢城市「普里皮亞季」

整個 30km 疏散區,看守最嚴緊就是普里皮亞季 (Pripyat),一來這裏是遊客熱點,二來這裏部分地方輻射水平偏高。有時候,當進入某幢建築物前,要先量度輻射,也要查探沒有軍人巡邏(軍人也會在住宅天台高居臨下),才可以進去。根據規則,建築物禁止進入,不過大多數旅行團會趁沒有軍人巡邏之時照樣進出。
機械人墳場

論輻射水平,普里皮亞季內有一處堆放了當年參與救援的機械人的「墳場」,這裏的輻射水平比正常高出幾百倍!我問導遊,為甚麼機械人們不像其他曾參與過救援的器具(例如巴士、火車輪組等)被埋葬?他說,因為輻射不算高了,那些被埋葬的還更可怕!
其實,輻射有多少呢?另看視頻《災後 30 年 — 切爾諾貝爾之行(4):普里皮亞季有幾多輻射?》。
運動場 Avandgard Stadium
導遊帶我們穿過一個入口,然後一直在茂密的樹林裏走。
這裏的樹比其他地方長得更高,後來細想原因,大概是這裏原本就一片空曠,陽光沒有被周圍的大廈遮擋。走了一陣,仍然是樹林,導遊說是往 stadium,我以為指那個著名景點「游泳池」(游泳池其實是一幢體育館,不過只有裏面的游泳池成為了「著名景點」)。突然,一座大看台出現在樹林外,再看看地面,隱約看見賽跑線道,才知道剛才我們穿過的密林原本是田徑場中央的草地!
看台上的木凳用料上乘,特別是在瓦頂下的幾排,經過三十年日曬雨淋都沒有嚴重損壞,木材的狀況良好。
坐在最高一排上,清楚看見整個田徑場變成樹林,完全感受大自然「重奪」人類領土的巨大力量。
先穿過看不出乾坤的閘口。 穿過大片樹林。 有瓦遮頭的座位的狀態保持良好。 看台面向變成樹林的運動場。
普里皮亞季是蘇聯模範城市,有完善的規劃,她被分成五個住宅區,每區有十幾幢超過十層的住宅大廈,而每一區都必定有幼稚園和學校(中、小學是同一校舍),可見當年政府對員工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視。
幼稚園 Kindergarten Cheburashka
在第五區裏的幼稚園仍遺下大量玩具和課本,「表面上」呈現撤離前一刻的上課情形……實際上是,幾年前有攝影團把幼稚園裏的物品「重置至模擬撤離一刻」的情景,所以,現時看到的景像並非 100% 的 1986 年。
第二章到過的 Kopachi 幼稚園,也有這玩具貨車,似乎是當時流行的玩具? 以磚砌的兩層建築,最不穩陣。 小時候香港也有過的「陸上行舟 / 鐵船仔」,大家有印象嗎? 為甚麼蘇聯 / 俄羅斯是戰鬥民族?當我看見這幅牆,不禁驚訝,幼稚園學生已經要體驗軍訓式的攀牆訓練。 幼稚園的「著名景點」。 滑梯當然也是「著名景點」。 這也是大家的回憶,大家又記得在哪裏見 / 玩過嗎? 幼稚園外的鐵欄也有特色,有不同的動物,當中有些在西方寓言裏的壞分子動物,在蘇聯文化裏卻是善良的角色(當然不是這鴨子,有機會親身看看吧!)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