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礦場V白田村礦場,礦場裏的日軍洞

礦場裏的日軍洞 — 再探白田村鎢礦「礦場 V」

  • 於 27-1-2023 更新

  • 白田村礦場

    藉着讀者提供的兒時記憶,知道沙田城門河畔的白田村曾於五十年代開發礦場,甚至因礦物污染河道而驚動當局。

    幾個月前偕同讀者舊地重遊,從他口中了解礦場和附近村落的故事,記述在《「礦場 V」白田村鎢礦場 — 尋礦洞之餘,仲要尋人》。當時觀察了礦場的布局和地勢,然後透過在「礦洞 Y」黃毛應鐵礦中使用的透地雷達,在白田村礦場範圍鎖定七、八處可疑地點,懷疑密林下有洞穴。

    舊地又重遊

    五十年代村民手繪圖:礦場布局、日軍洞及礦洞方向。
    五十年代村民手繪圖:礦場布局、日軍洞及礦洞方向。

    秋風起,又重遊舊地,搜索可疑之處。透地雷達解析力不高,不足以分辨洞穴、山坑或隙縫,因此仍需要依賴經驗去分析地勢,及代入礦工的思路「我們會在哪裏開採?」,結果找到三個洞穴,其餘則是塌坡和水坑。

    上集曾對一個一米淺洞穴存疑,有隊友認為是日軍洞,有人認為是試洞。這次找到的三個洞,其中兩個都深三十多米,其餘一個只有一米。

    這幾個洞穴連同上集的一米淺洞,我認為部分屬日寇挖掘 — 日軍洞與土炮礦洞的分辨方法已於《南丫島 1952 年錳礦洞》介紹,有興趣不妨看看。

    影片裏第一個洞最特別 — 洞口被幾米厚植披重重覆蓋,若沒有透地雷達幫助,發現機會渺茫。這洞深三十幾米,有樓梯向下,數一數,共十九級,盡頭有分岔。

    洞壁上有幾個三角柱形凹槽。
    洞壁上有幾個三角柱形凹槽。

    另一個洞位於稍高位置,同樣深三十幾米,入洞十幾米後右轉斜路向下,坑道布滿碎石,盡頭同樣有分岔,但被沙泥堵塞,似乎過去仍有去路。

    記錄了坑道走向,兩條坑的盡頭頗接近,懷疑曾打算打通,方便穿梭兩個海拔高度。洞穴裏有幾個三角柱形凹槽,這種凹槽也見於南丫島榕樹下一帶的日軍洞裏。

    白田村礦場於五十年代運作,出產鎢,在白田村建有選礦廠,在友愛村有礦工住房。由於二戰後植披少,洞穴接近開採區,相信礦工早已知悉這些洞穴。隨礦場停運,加上幾條村因發展而收地,村民遷出,幾十年過去,礦場和山洞重投大自然;洞內未見垃圾或塗鴉,村裏長大的讀者亦不知道,相信近幾十年都未曾有人到訪。

    至於白田村和礦場的歷史,已於上集《「礦場 V」白田村鎢礦場 — 尋礦洞之餘,仲要尋人》詳盡介紹,未睇就切勿錯過。




    未有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